半个月来,一直在网上分秒必争为上海和吉林疫情求助者解决面临的紧迫问题。我统计了不同时间段共100位求助者,约三分之一是求食物。其中叔侄两人居住在上海市中心南京东路街道,叔叔四五十岁,侄子21岁。他俩四天四夜没有吃食物,靠喝水维持生存,令我震惊。第二天我一直同小伙子保持联系,在获得食物前,他身体非常虚弱,说话有气无力,一直躺在床上保存体力。他们在国际大都市市中心饿了四天五夜,终于获得食物。
得知他四天四夜没有食物,我把小伙子拉倒我的疫情救助群,请大家想办法。第二天,他终于通过物业买到了三四斤蔬菜和两斤猪肉,花了298元。另外,还花了70元买了10公斤大米。花光了身上的钱。
还有约30%的求助者是因为缺乏相关知识造成心理紧张和困惑。有人竟然因为无法转运而要跳楼,在我再三解释和安慰下,才稳定情绪。真正求医求药者只有约四分之一。
特别声明:病毒无关地域和种族。“新冠肺炎”的英文名为“COVID-19”,中文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下面的回顾仅仅是为了说明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曲折过程,没有任何其它用意,不接受任何诛心论。
命名
2019年12月底,朋友圈开始出现“武汉肺炎”的信息。
2019年12月30日,武汉市中心医院的眼科医生李文亮在大学同学群里发布消息说“华南海鲜市场确诊了7例SARS”,一个小时后,在群里补充称:“最新消息是冠状病毒感染确定了,正在进行病毒分型。”。2020年1月3日,他因“在互联网发布不实言论”,而被辖区派出所警示和训诫。2020年2月7日因感染新冠,因公殉职。
现在查到最早使用“武汉肺炎”这个说法的是人民日报微博,之后官方媒体,无论中英文开始都使用“武汉肺炎”或“武汉病毒性肺炎”来报道武汉疫情。
央视: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
阅读量7000万+
人民日报:“武汉肺炎”不能断定是SARS
病例27例,7例危重
阅读量2600万+
根据上面那篇环球网的报道:由于央视新闻和人民日报等权威官媒的密集报道,2019年最后一天“武汉病毒性肺炎”疫情冲上微博热搜第一。武汉一些医院周边药店的N95口罩和板蓝根已经卖完,只有医用一次性口罩暂时还有售,在医院看病的病人已经有不少人带口罩。
现在可以搜索到的官方媒体最后使用“武汉肺炎”这个说法的,是中国经济网2020年2月6日的报道。
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病毒疾病”命名为“COVID-19”
对于COVID-19的命名,这是依据2015年定下的新命名方式取的,其中CO代表的是corona(冠状),VI代表的是virus(病毒),D代表的是disease(疾病),没有提肺炎,19代表的就是年份,这是2019年底出现的,所以新命名就是COVID-19。
2020年2月12日,国内官媒报道:
《世卫组织已经宣布正式命名,台当局仍不改“武汉肺炎”错误称呼》
2020年2月21日,国内官媒报道:
《最后一刻终于弃用“武汉肺炎”?蔡当局,应该醒悟》
然而,世界卫生组织,还在继续犯错误:
2020年底开始,陆续发现各种新冠变异株,比较出名的有:比如“英国变异株”、“南非变异株”、“巴西变异株”、“印度变异株”。当时我非常奇怪,为什么新冠病毒早就不用地名命名,而变异株却要用地名命名呢?一直到2021年5月31日,世卫组织终于改正错误:
宣布新冠病毒主要变异毒株的新命名方式,即用希腊字母(如Alpha,Beta, Gamma、Delta 等)标记。
但到了2020年4月份,随着亚欧美非各国相继沦陷,国际上出现对世卫不信任和一些向中国索赔的声音,抗疫被严重政治化,国内外不实信息满天飞。国际上一些重量级政治人物对新冠病毒使用政治化说话,国际间的口水战加剧了国际之间的不信任,影响了国际合作抗疫。
传染性
武汉市卫健委2019年12月31日通报:“目前已发现27例病例,其中7例病情严重”
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1月28日报道:
2020年1月24日,黄朝林等人在《柳叶刀》在线发表《2019年中国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临床特征》一文,该文对2020年1月2日之前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收入的41名2019新冠病毒感染者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其中仅有27名有过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而且首例病人和后面出现的病人之间没有发现流行病学联系。
武汉金银潭医院收治的首个感染者发病日期可以追溯至2019年12月1日,且没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
……考虑到从感染到症状出现之间的时间差,那么第一例人类感染一定是2019年11月就发生了,也就是说,那时候病毒可能就已经静静地在人群中传播,直到12月末华南海鲜市场的聚集性爆发。
后来知道新冠原始毒株的R0约为3,假设感染者从感染到传给别人的平均时间为5天。
第一个感染者出现后:
30天后感染者总数M为:
1+3^1+3^2+……+3^6=1,093
60天后感染者总数N为:
1+3^1+3^2+……+3^12
=M+(M-1)*3^6=797,161
90天后感染者总数P为:
1+3^1+3^2……+3^12
=N+(M-1)*3^12=580,333,572
也就是说两个月内感染者总数达80万;
三个月内感染者总数达到惊人的5.8亿。
当然这是最简单粗暴的算法,实际情况是随着感染人数增多,感染者具备一定免疫能力后,实际的传染数Rt会随之降低,直到Rt<1,产生群体免疫。
显然没有任何地方可以隐瞒新冠病毒两个月以上,初期忽视也最多一个月左右。
假设某个外国感染者是世界零号病例,他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没有感染他所在国家任何人,否则他的国会首先爆发疫情;
2.不能乘坐任何民航客机来中国,否则同机乘客会大量感染,感染者会把病毒带到中国多个城市,多个城市同时爆发疫情;
3.他必须单独乘坐宇宙飞船或其它工具抵达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附近,把病毒感染给那里的武汉市民;
4.通过冷链食品把病毒传至武汉,但在输出国病毒没有传播到任何人。
上述分析同张文宏的分析吻合:“中国只有武汉最先出现了这个新传染病,如果是外面传到中国来,应该是几个中国城市同时发病,而不是有时间先后”。
疫情首先在武汉爆发是确定无疑的事情。
2022年1月17日世卫组织官网截图
如此看来,之前中国一年多来新冠追查传播链,追到国际食物冷链和国际邮件源头说,并未得到世卫的认可。
中国疾控中心于2020年10月17日发布的消息,在对青岛疫情溯源调查过程中,中心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外包装上检测分离到新冠活病毒。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
2022年1月17日,北京疾控中心通报,1月15日北京发现的病例,传染源可能是一封1月7日从加拿大发出途径美国和香港的邮件。
中国和世卫认识不同根源在于,世卫强调证据,和公共防疫成本。我国强调清零,把极小的可能性都扼杀在摇篮之中。
Alpha,Beta, Gamma几大变种传播速度都快过原始毒株。
而Delta变种传播速度更快,R0高达6左右
Omicron传播速度更是快得多,Omicron二代R0高达12~15,不采取任何措施的话,则传播速度惊人。
两年多来,本人再三强调:新冠不是流感,而是比流感威力大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奥密克戎威力尽管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由于传染速度极快,短时间(两三个月)内威力比流感大几十倍。但对于欧美来讲,由于新冠感染比例高达80%~90%,加上高效疫苗和高效药物,对接种过mRNA 疫苗加强针的人来说,奥密克戎威力确实低于流感。对没有完成疫苗接种的而有基础病的中老年人,风险还是很高。而且,新冠还可以重复多次感染,当然感染后一定时间内还是有一定免疫力的。
由于新冠病毒的特点,即使是在任何地方起源后传播到人类,几乎不可避免都会演变成全球大流行病。业内主流科学家几乎一致认为,新冠病毒起源于自然界。疫情初期,地方官员各种甩锅。到后来太平洋或大西洋两边甩锅或口水,都没有意义,只会加剧人类的分裂。由于很多动物会感染新冠病毒,所以仅仅依靠人类自身的隔离,也不太可能消灭新冠病毒。再说,人类也几乎不可能同时隔离几个月“闷死”新冠病毒。溯源属于科学家的事情,各国科学家应该通力合作,为人类总结经验教训,对我们的子孙后代负责。
死亡率
新冠疫情爆发两年多来,本人密切追踪世界各国新冠数据,在未接种疫苗的情况下,原始毒株感染死亡率为0.1%~1%,这里是感染死亡率不是确诊死亡率,确诊死亡率比这高很多。
因为感染数可能是确诊数的两三倍至数十倍。发达国家感染数可能是确诊数的两三倍(疫情初期可能达10倍以上),落后国家感染数可能是确诊数的十倍甚至数十倍。
总体来说,由于发达国际高龄老年人占比比落后国家高很多倍,新冠对发达国家的危害性远远高于落后国家。媒体很少关注尼日利亚阿富汗之类国家的新冠疫情,就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人口非常年轻,高龄老年人非常少,新冠危害非常低。
本人根据美国和英国数据推算,在未接种疫苗的情况下(下同),新冠对儿童的风险极低,感染死亡率约为0.003%;其中5~10岁最低,感染死亡率约0.001%~0.002%,即十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二,而百岁以上老人感染死亡率最高,高于30%。18岁~64岁,年龄每增加一岁,感染新冠死亡风险增加约10.5%,65岁~94岁,每增加一岁,感染新冠死亡风险增加约10%,95岁以上,每增加一岁感染死亡风险增加8%。
具体来讲,我们把未接种疫苗状态下原始毒株感染死亡率称为基数,下面年龄的基数为:
0~17岁:平均0.003%
5~10岁:0.001~0.002%
19岁:0.01%
30岁:0.03%
40岁:0.08%
50岁:0.22%
60岁:0.6%
70岁:1.6%
80岁:4.1%
90岁:11%
101岁:30%
男性新冠感染死亡率大约比基数高10%
女性新冠感染死亡率大约比基数低10%
Alpha,Beta, Gamma三大变种,感染死亡率约比原始株约高50%,
Delta感染死亡率约比原始株高一倍。
而Omicron感染死亡率(未接种疫苗)约为基数的1/5左右。
各国数据显示,两针mRNA疫苗可以降低死亡率约85%,mRNA加强针可以降低死亡率90%~95%。上海复星医药投资1.35亿美元参与合作的复必泰疫苗供应台港澳2200万剂,目前还没有何时供应给内地的信息。
香港老年人疫苗注射率偏低,另外香港科兴疫苗接种比例高。
中国已经进口的辉瑞特效药Paxlovid,降低重症有效率高达89%。
可以很容易计算,有了高效疫苗和高效药物,新冠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风险确实远低于流感。
2019年美国交通致死亡36120人,如果驾驶汽车16岁~75岁,跨度达60年。
2020年,欧美新冠死亡年龄中位数同各国人均寿命基本吻合。
美国约79岁
英国约82岁
活到这个年龄的人平均大约还可以活7年,考虑到新冠死亡者90%以上是有基础疾病的,因此预估他们原本还可以多活4年。
而各国人口中,平均剩余寿命大约40年,
也就是随机一个普通人死亡,平均大约损失40年的人类寿命,而一个新冠死亡造成的人类寿命损失平均为4年,相当于十分之一个普通人的死亡。
2019年美国交通事故死亡36120人,换算成新冠死亡(损失的寿命总量)约36万人。美国2020年新冠死亡385505,造成的人类寿命损失与2019年交通事故造成的寿命损失几乎相当。换一句话说,美国交通事故每年造成的寿命损失,相当于一年的新冠疫情。而对于20~40岁的青壮年来说,感染新冠死亡的风险远远低于驾驶汽车造成死亡的风险。
假如美国有2.5亿人驾驶汽车,一年交通事故死亡3.6万人,即每万人驾驶汽车一年就造成1.5人死亡,死亡率为0.015%,是19岁人的新冠感染死亡率(基数)的1.5倍。如果开车60年,造成的死亡率是0.9%,是19岁人感染新冠死亡率(基数)的90倍,是40岁人感染新冠死亡率基数(0.08%)的11倍多。
要美英青壮年二选一:在家一个月不能出门,减少一个月的寿命。很多人愿意选择后者。对他们来说在家一个月不能出门,憋出来的病造成的寿命损失可能超过一个月。
只有了解人家青壮年和老年的想法才可以理解人家的抗疫措施。
但是,结合新冠的传染性和死亡率,就算对新冠原始株不采取任何措施的话,半年内可以使得全球超过一半人感染,假如40亿人感染,死亡率0.3%,则半年内会有1200万死亡,那危害性是流感的数十倍。
所以各国都有各种各样的防疫措施。
朝鲜的最狠,国门一关了之,隔离100%。
中国坚持动态清零策略,发生疫情的地区,则采取严格隔离措施,按照福奇的说法(大意),中国的隔离措施做到了99分隔离。为人类探索了一套抗疫模式。以往各地疫情最终都被控制。
但这次上海面临奥密克戎的严峻挑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前些天长三角高速公路封成这个样子
长江口与杭州湾外滞留的货轮
上海港是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口,上海封控管控,对全球物流和产业链影响巨大。高速公路关闭,民生影响不可估量。
而欧美大部分国家都是根据医疗资源的承受能力而决定是否采取“居家令”来压平疫情曲线,而美国各州最严的“居家令”也只做到了50分隔离。疫情一好转,医院ICU床位空闲一多,他们就舞照跳马照跑。经过奥密克戎的洗礼丹麦、瑞典、挪威已经在两个多月前取消了几乎所有的疫情限制措施,英国也恢复正常快两个月了。mRNA疫苗接种率高。
5月下旬起,韩国新冠确诊病例无需接受隔离,并可在任何医院和诊所当面就诊。也就是说韩国疫情也即将结束。
我老婆朋友的女儿去年去伦敦大学留学,在国内两针疫苗后,在英国也接种了两剂疫苗。她身边所有的同学在不同阶段陆续感染过新冠,绝大多数也注射过疫苗,新冠对她同学好像已经不存在。而她一个人坚持“清零”,坚持佩戴口罩和各种防护。
地球村公民占全喜
——2022年4月18日于庐山
来源:微信公众号(和和天地 ) https://mp.weixin.qq.com/s/YqL_xAlWTJ2F1xgznIj09Q